首頁 > 新聞 > 綜合 > 船市觀察 > 正文

船東打響冷藏箱盈利“保衛戰”
2013-03-25 16:50:59   來源:航運交易公報    編輯:國際船舶網   我有話要說

需求VS投資:暫時矛盾?

與工業制品不同,哪怕在全球金融危機期間,世界各地對食品與易腐商品的需求仍在繼續增長。據Buitenwerf統計,2000年以來,全球海上運輸易腐貨物總量幾乎翻了一番,從每年6000萬噸上升到近1億噸。

隨著中國大陸、印度、印度尼西亞和越南等國家和地區中產階層人數的增多,生活條件不斷改善,對食品需求的種類和數量也在擴大,產銷兩旺。再加上自由貿易協定在中國與東盟國家之間的簽訂,冷藏箱食品進出口貿易持續發展,冷藏箱貿易量迅速攀升。根據記者從上海港獲得的數據顯示,去年上海港冷藏箱進口量為26.3萬TEU,出口量為24.4萬TEU,尚有巨大的增長空間。

馬士基航運華東(中)區總裁吳岱瑋認為,冷藏箱貨量肯定會增長,因為全球范圍內,包括中國,對于高質量食物的需求越來越多。他預測冷藏箱量的增長比例會比行業的平均增長水平高一些,年增長比例會在5%~6%左右。

馬士基航運華北區總裁方雪剛也表示,在中國地區,未來冷藏箱最大的增量將來自進口,因為中國對優質食品的需求會逐步增加。

中海集運相關人士也認為冷藏箱運輸的前景見好。因為冷藏箱運輸市場是派生市場,隨著人民幣的升值、國內內需的增長,冷藏箱的市場需求肯定會增加。而目前的進口配額一旦有所放開,冷藏箱貨量勢必會出現激增。此外,冷藏箱的運輸品種也在進一步拓展,目前已經從水果、蔬菜等延伸到藥品、高端儀器等等。

一方面,船東看好冷藏箱貨物的需求,但是另一方面又因為運價低迷無法進行更多的投資。施索仁表示,此次冷藏箱運價上漲三成將用來補充該行業投資擴張資本。

方雪剛表示,假設全球冷藏箱貨量增長5%,全行業就需要投資50億美元去更新相關設備,但目前以集裝箱運輸業的盈利水平還不能支撐這個投資,這就是為什么馬士基航運要大幅提升冷藏箱運價的原因。

據了解,一只40英尺普通干貨箱造箱成本在2500~2800美元,而同樣尺寸的冷藏箱的造價成本則要超過1萬美元,此外冷藏箱全程需要電源(產品庫 求購 供應)控制。如此,冷藏箱的運輸成本比干貨箱的運輸成本至少要高出4~5倍,按照等價原理,當前冷藏箱運價確實偏低。

中遠集運內部人士對記者坦言,年初關于冷藏箱的漲價計劃已經有了一定的成果,這是可喜的。下一步的運價上漲還有進一步的空間和動力,一是因為需求,未來幾年的冷藏箱市場需求約在5%~6%;二是因為成本的推動,冷藏箱設備的投資成本較高。目前,中遠集運在全球經營一支超過2.2萬TEU冷藏運力的船隊。

針對船東的樂觀,一家貨代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,未來冷藏箱運價上漲的空間不大,起碼不會大漲,因為運力過剩的情況還比較嚴重。他說,目前就中國而言,南美、歐洲以及澳洲航線是冷藏箱的重點航線。在這些航線上,進口貨物要多于出口貨物,船東必須想辦法平衡貨源。

而中海集運面對當前的冷藏箱市場態勢表示說,今年沒有新造箱計劃,主要目標是進行市場的深度開發。中海集運目前冷藏箱運力在2.3萬TEU左右,每年冷藏箱運量超過10萬TEU.